最新资讯


近日,麦可思研究发布了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对高职生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升本情况、灵活就业、能力达成、对学校的满意度等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高职生就业状况分析

报告分析显示,2022年应届高职毕业生人数大幅上升,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多重超预期因素给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困难,虽然专升本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部分就业压力,但专升本毕业后仍将面临因岗位需求饱和或知识技能不匹配而带来的就业问题。

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和能源供应等领域依然在就业市场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民营制造企业在吸纳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凭借较强的产业实力和活跃的民营经济,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重心进一步下沉到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为学前教育、基层医疗等普惠性民生建设以及农业、农村基层组织等乡村振兴领域提供了更多支撑。

报告同时深入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状况。分析显示,应届高职毕业生的薪资稳中有升,伴随数字技术发展而生的直播销售、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新职业薪资优势较为明显;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冶金新材料、能源供应等领域薪资增长较快;在毕业五年后,毕业生薪资平均达到毕业时的2.1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这得益于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就业优先政策落实以及高校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毕业生在薪资增长的同时,职位及工作职责也得到相应提升,工作内容更趋于多元化;此外,毕业生的职场流动趋于稳定,但高压工作环境导致离职人数增多,对职场健康发展问题需给予更多关注。

报告还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达成情况及其对学校的满意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显示,应届高职毕业生能力达成效果不断提升,其中理解与交流能力表现较为优秀。然而,针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毕业生信息素养、数字技能方面仍有待加强。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学生工作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逐年攀升,校园内各项学习和生活设施对其成长和成才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同时,分析还显示,随着产业优化升级的深入推进,高职培养环节亦需相应完善,尤其要关注课程建设环节,进一步强化课程内容对毕业生能力达成的支撑效果。

高职高薪专业TOP50

我国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专业设置与职业联系紧密,所学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特殊优势也将更加显现。

根据《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22届高职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最高的专业是铁道工程技术(5781元),其后依次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5745元)、铁道机车(5654元)、动车组检修技术(5577元)、机械制造与自动化(5448元)。

从高薪专业所属专业大类看,月收入排名靠前的50个专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大类(15个)、交通运输大类(13个)、电子与信息大类(10个),合计占比超过高职高薪专业Top50的3/4。

就业体验最好的专业TOP30

除了高薪,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可能更看重的还有工作的整体体验。数据显示,2022届高职毕业生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3个专业依次是铁道机车(87%)、铁道供电技术(83%)、动车组检修技术(82%)。

从专业大类看,排名靠前的30个专业中,7个属于交通运输大类,其后数量较多的为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数量均为3个。

就业质量“三高”专业

而在月收入、满意度“双高”的专业中,还有部分专业同时拥有较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比如铁道机车(93%)、铁道工程技术(82%)、发电厂及电力系统(82%)、石油化工技术(77%)等,体现了这些专业较好的就业前景,超过八成毕业生实现了“学以致用”。而这4个专业恰好也是2023年高职就业绿牌专业。


来源:麦可思研究。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