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是中国经济向“绿”而行的风景线,这背后离不开传统车企的贡献,离不开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后端汽车职业院校的付出。

看今朝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站上了世界之巅,比亚迪发出的“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号召引起无数汽车人的共鸣。

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销售的新车中有14%是电动汽车,几乎是2020年销售数量的三倍,而中国占全球所有电动汽车销售量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自: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23》)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涵盖了电池、电控、电机以及生产、供应和应用等多个环节。这些技术优势使中国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每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约336万辆,同比增长了约47.5%,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目前,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对于未来市场,王传福给出了两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3年预估将达到37%,2025年将达到60%;中国品牌市占率2023年上半年已经达到53%,预计2025年将达到70%。

实现向上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走出了一大步。未来要想走的更远,打上中国品牌的标签,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此时,王传福发出的“在一起”,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意义非凡。

忆往昔

回顾往昔,中国的汽车行业却是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岁月。上世纪50年代中国汽车行业艰难起步,就一直受制于技术水平低下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困扰。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尽管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在传统汽车领域依然无法超越世界同行。


今天源于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中国的创新能力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为了更绿色环保的环境,也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在全体汽车人的智慧和努力推动下,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

此时,再回头观望中国汽车7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从“零基础”到“领航者”的角色转变,其中的艰辛令人回味悠长。如今,无论是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还是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都是中国汽车由弱变强的最好见证。

在这样不断地打磨和应用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走过了多少曲折的路,王传福的眼泪就引起了多少的共情。

今天,中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舞台上能有这样的一席之地,实属中国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对绿色低碳发展和美好生活追求,以及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的体现。

望未来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离不开比亚迪、上汽、长城等传统车企的贡献,离不开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在后端做汽车教育的几千所职业院校的付出。

(图片来自:智研咨询)

这些职业院校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他们培养了大量的汽车技术人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设置什么样的专业、使用什么样的课程,来满足和适应今天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车新技术、新模式的需求,则不禁引发了景格科技这家陪伴汽车行业共同奔跑20年的教育研究机构的思考和探索。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景格科技聚焦比亚迪、一汽大众、北汽、丰田、荣威、特斯拉等等汽车品牌,针对汽车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开发出了虚拟结构原理、虚拟拆装、虚拟故障诊断、虚拟维护保养等虚拟实训教学软件。

通过模拟真实的汽车结构和维修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和实践,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汽车的电气、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行业经验。

同时,景格科技保持着与国内一流高校、知名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密切合作,将最新的汽车技术和经验引入到虚拟实训教学软件中,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汽车知识。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满足前端人才培养的需求,跟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脚步,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王传福20年创业走过如此辉煌之路,景格科技在细分领域坚守20年也走过了不平凡的曲折之路,但源于有比亚迪这样的大力量和像景格一样的无数小力量,汇成一个力量之河,终将为中国的汽车事业和绿色低碳出行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祝愿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够海阔天空,成为世界汽车之林中最响亮的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