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表示:“不要为了10%的升本目标带偏了90%的发展方向。”
“职业院校别总盯着升本”,因为职业教育的初衷是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部分院校和学生对于职业教育还有着“有色眼镜”,在专科学习中专注于专升本,而忽视了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因此副司长表示,升本目标不应带偏原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忽视了真正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专注升本“本末倒置” ,技能比头衔更重要
在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目前我国已分批建设了33所职业本科学校,覆盖专业较为全面和广泛。但部分院校盲目追求专升本的目标,忽视了对于专科生应有的教育。
副司长林宇提到“各地各校,特别是一些好的学校,把追求目标都牢牢盯在了升本上”。
自职业本科院校设置启动以来,一些职业院校扩大校园面积、提升师资学历、压减招生规模,只为升本做准备,而忽视了专科生真正的学习需求,从而陷入了“本末倒置”的怪圈之中。
副司长林宇强调,“无论是在升本的过程中,还是将来升本之后,职业院校都要牢牢瞄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牢牢瞄准产业、岗位需求来培养人。”而不是盲目追求升本率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字。
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升本不是唯一出路
目前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还在蓬勃发展之中,但只有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主攻方向,才能真正做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副司长林宇认为要在“两个先行先试”中找准职业教育的主攻方向,即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
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需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定。职业教育学习的技能,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技能,因此只有把服务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逻辑起点是岗位、产业,而普通本科专业目录的逻辑起点是学科,两者从源头上、逻辑起点上就不同,各有所需各有贡献。
这实际上保证了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应该比普通本科做得更加“接地气”,更加脚踏实地。
林宇说,职业教育要踏踏实实服务区域经济,认认真真服务行业发展,这不仅包括人才供给,还包括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是我们的弱项短板,需要加强。”
林宇建议,职业院校要思考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服务,要解决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比如工艺问题、产品升级、售后服务质量等,让职业教育的学生们都学以致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