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秋光澄澈,步履铿锵。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能,既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景格科技始终以人才为引擎,以创新为航道,持续书写着“以内驱外、以人育人”的生动实践。

继前两期骨干培训的深度筑基后,第三期骨干团队能力提升培训于金秋时节再度启程——这一次,他们走出会议室、走进院校一线,以实地参访促反思,以领导力修炼促成长,进一步夯实“内外兼修、双向赋能”的人才培育闭环,推动骨干团队在实践交流与领导力提升中实现新的跨越。

01 校企研学:在需求洞察中锚定突破方向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需求同频、与院校实践共振。为打破“闭门造车”的局限,让骨干团队真正扎根职教一线,第三期培训首站便走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科教城汽车实训基地——这里不仅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典范,更是景格探索“需求导向型服务”的重要实践场。

在院校领导的专业引导下,骨干团队沉浸式参观了汽车实训基地的教学场景:从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工位布局,到贴合产业标准的设备配置,再到院校教师在“双高”建设推进中探索的教学模式革新,深入了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地模式。交流中,院校领导聚焦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与难点,分享了从“双高”计划向“双优”目标的进阶,以及院校在实训课程体系迭代、跨专业教学资源整合、技能考核标准与产业需求对接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困境。


这场深度研学,对景格骨干而言,既是“需求调研”,更是“自我审视”。对照院校的真实痛点,团队深刻反思自身服务与产品的不足,并复盘总结产品升级与服务优化的改进方向。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升级,不仅为景格优化服务体系、创新产品形态提供了精准方向,更让团队深刻意识到:唯有真正扎根职教一线,才能让企业的创新力与院校的需求点同频共振,进而为外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更贴合、更高效的支持。

而这也正是景格“由外而内、反求诸己”的成长逻辑——通过对外的敏锐洞察,驱动对内的持续革新,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02 能力深耕:以“五修”之力锻造非职权领导力

如果说校企研学是“向外看”的需求洞察,那么《非职权领导力》课程则是“向内求”的能力修炼。在职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团队协作复杂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骨干团队的领导力早已超越“职位赋予的权力”,更多体现为以专业影响力、人格凝聚力、问题解决力带动团队协同的“非职权领导力”。第三期骨干培训特邀资深讲师李亚伟,从“修心、修性、修德、修能、修行”五大维度,为骨干团队带来一场深度的能力锻造。

课程内容系统实用,案例丰富,专注于帮助技术与管理骨干突破职能边界,掌握在非职务影响力下的团队带动与跨部门协作能力,引导学员从“业务能手”迈向“团队引领者”,实现个人与组织能力的双重提升。



为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业务协同,本次培训创新采用“跨业务组合”分组模式,每个小组成员均涵盖业务前中后端,便于从全业务链条视角对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在课程研讨环节,各小组围绕课程内容的核心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不同岗位视角的碰撞,不仅让问题分析更全面,更在交流中搭建起业务协同的桥梁。

培训尾声,结合各小组在讨论质量、方案创新性、团队协作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了本次培训的“冠军团队”。为冠军团队每位成员定制的与业务高度契合的专属寓意奖品,不仅是对团队优秀表现的肯定,更寄托了景格对骨干成员深耕业务、共创佳绩的期许。

03 多维融合:以立体赋能绘就职教革新发展

从校企研学的“需求洞察”,到非职权领导力的“五修锻造”,景格第三期骨干培训既是对前两期培训的延续与升级,更是企业“对内育人、对外赋能”初心的深度践行。

这场培训,不是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场贯穿“心性德行能”的系统修炼。通过“参观+课程+文化+研讨”的多维课程设计,既拓展了员工的行业视野,也强化了实战领导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景格“开放、协同、创新”的组织文化。而景格骨干团队的成长路径也愈发清晰:不断向内深耕,才能更好向外赋能。


景格坚信,一次优质的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碰撞、文化的交融和团队的升华。唯有不断打磨自身,才能为职业院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唯有持续培育内部人才,才能更好地助推中国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一条“以己立人、以教育教育”的长期道路,也是景格二十二年来不曾动摇的初心。

秋日砺剑,不负韶华。第三期培训虽已落幕,景格将以第三期骨干培训为新契机,以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内部人才培养,以更具洞察力、更具领导力的骨干团队,链接院校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职业教育的革新与技能人才的成长注入更多景格力量。未来,景格必将在“内外兼修”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书写职教发展与企业成长的双向奔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