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加速驶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快车道之际,支撑产业根基的能工巧匠们,却面临着职业发展的成长困境与交流壁垒,解决之道绝非单点突破,而在于构建一个让人才、企业、院校紧密协同、价值共创的生态系统。
7月11-13日,首届汽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劳模工匠)产教协同培育与技术创新交流会,在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圆满举行。这场以“产教融合・技赢未来”为主题的会议,汇聚了来自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车企培训部负责人、职业院校领导和代表、劳模工匠、工程技术专家与技能人才等300多人,围绕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与产教协同机制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这既是一次破解人才困境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场推动产业变革协同创新的思想盛宴。
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的指导,并由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嘉定区总工会、上海市嘉定区汽车人才研究会主办,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获得了上海国际汽车城、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支持。
面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与行业协同的人才困境,景格与企业、技术技能专家、职业院校等各方共话一堂,一个关于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共育大国工匠的答案在思维碰撞中渐渐显现、日益清晰。
一、以“破界”之姿,筑就人才成长新生态
汽车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着多重隐形枷锁:企业HR困惑于人才培养路径的精准设计,职业院校苦于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脱节,技术工匠渴望打破企业与领域界限实现能力跃升。这场汇聚行、企、校、匠四方的盛会,以“破界共生”为矛,直指行业“成长困境”与“交流壁垒”,为汽车人才生态重构按下启动键。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丁炯炯在致辞中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嘉定作为汽车产业高地,在规划引领、产业布局、示范应用、人才赋能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凝聚各方之力,共同谱写汽车行业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行业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从政策、就业、人才成长三个维度,为行业发展锚定方向。他们不仅从国家战略层面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对高技能人才在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上的全新要求,结合行业数据深入分析了汽车行业就业现状与趋势,也为技术技能人才精准破解成长瓶颈提供了微观参考。
人才是转型的“齿轮”,更是产业的“灵魂”。聚焦于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实践,奇瑞汽车、上汽集团等车企培训部门负责人,从企业角度拆解人才培育模型,不仅揭示了产教融合如何实现企业需求与院校培养的无缝对接,也为企业构建人才梯队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全国劳模王建清则以《匠心造车技能报国》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分享了技能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为技术工匠树立了成长标杆。
此外,会议期间围绕车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针对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工作现状及挑战展开了深入务实的互动讨论和分享,为企业精准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
破界者不畏疆域,共生者终见星辰。当思想的碎片凝聚为行动的基座,一条贯穿政策、企业、院校、工匠的协同链,正为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奔腾血脉。
成果发布
本次会议集中发布多项重磅成果,为构建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新生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体系。
发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系列教材
大会面向行业公开发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系列教材”,覆盖9大核心岗位,系统构建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能力培养体系,有效填补了行业技能认证标准的空白,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权威、统一的参考依据。
“车博苑”与“匠星行”学习平台上线发布
由景格与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共同打造的“车博苑”汽车人学习平台重磅上线,建立的不仅是行业首个动态产教对接中枢,更构建起了一座系统化、集约化、创新化的智慧平台,为技术技能人才突破成长瓶颈、企业精准培养人才、院校对接产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撑。与之同步上线的还有“匠星行”工匠人才研修学习平台,搭建起行业首个劳模工匠知识资产化平台。
“汽车行业人才培养专家智库”聘任仪式
会议重磅启动了“汽车行业人才培养专家智库”聘任仪式,将近40家企业技能大师与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纳入跨领域的行业智囊高地。车企技术技能人才可将一线积累的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标准,而院校骨干教师也可让教学成果直接反哺产业需求,培育出更贴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二、以“协同”为钥,深耕产教融合第一线
大会同期举办的三个分论坛,分别从产业、技术、培育三个关键维度切入,深度剖析当前行业热点,聚焦产业痛点展开深度破题与交流碰撞。
作为大会承办单位与产教融合的践行者,景格科技始终站在汽车产业与职业教育的交汇点,以“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为核心,在分论坛中全方位展现了多维度的深度实践,让产教融合的落地路径清晰可见。
在产业主题分论坛,景格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俊以《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探索》为主题,分享了景格在教育与汽车产业出海领域的实践与思考,助力中国车企在海外构建适配当地产业需求的人才培育体系,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提供稳定的技能人才支撑。
在技术主题分论坛,景格教育研究院院长唐东平聚焦《技术创新:人工智能赋能汽车人才培养》,深入解析了AI技术如何深刻重塑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景格通过VR+AI打造沉浸式虚仿体验,提供高效、安全的实践平台,显著提升学习效果与效率。同时,利用AI驱动的学习引擎分析个体学习轨迹,为每位学生精准定制个性化能力提升方案。
而在培育主题分论坛,景格教育研究院总监郑丽雄以《高技能人才集群产教协同课程改革》,展现了景格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创新突破。通过构建新能源汽车领域“企校行”三组长工作机制,打破“有什么教什么”的路径依赖,形成“教随产动、产教共生”的新格局,推动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三、以“创新”之力,让产业与教育共生长
会议尾声,与会嘉宾实地探访了展现汽车产业前沿技术应用与产教融合落地实践的标杆场景,为参会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汽车产业前沿技术与实践场景的机会。
“上海景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参访点之一,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到景格如何将“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
这里既有与主流车型匹配的高逼真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也有适配“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的定制化师资培训模块,更有针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智教AI服务平台,以及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产业升级需求开发的标准化课程与海量数字资源,构建起了一个覆盖教、学、练、评全链条的赋能生态,而这正是景格深耕产教融合领域的生动实践。
这场参访不仅是对大会探讨的产教协同、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的具象化呈现,更让“共育大国工匠”的目标有了可感可知的实践路径,为首届汽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大会的技能人才培养议题画上了聚焦实践、启迪未来的圆满句号。
四、以“初心”致远,共赴汽车产业新未来
从政策到实践,从技术到教育,从个体成长到产业升级,这场盛会以多维视角解构了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为打破企业、院校、工匠之间的壁垒搭建了坚实桥梁,更以“破界”之力推动各方形成培育合力,为构建人才成长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勾勒出汽车行业人才培育的新生态。
大会虽已落幕,但它所开启的产教融合新篇章才刚刚开始。当汽车产业的“隐形引擎”——技术技能人才不再受限于界限与壁垒,当企业的需求能精准传递给院校,当院校的培养能直接对接产业,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技术的交融,更是一个打破认知藩篱、重塑人才价值的崭新生态。
这股由“破界”而生的协同之力,终将化作汽车产业奔腾向前的澎湃动能。而景格科技也将始终以初心为引,在技术创新与教育实践的道路上持续深耕,让产教融合的果实惠及更多企业、院校与工匠,与行业共赴“技赢未来”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