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9201-021
  • 股票代码: 430638
返回顶部
【聚焦两会】事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代表、委员这样提

今年全国两会上,职业教育依旧是热门话题。

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带来的议案、建议、提案,我们寻找到了诸多的线索。比如:「要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的人才需求」「职业教育职校办」转为「职业教育大家办」,在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中寻找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平衡,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生……

01 《政府工作报告》: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是关键

今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举行,大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聚焦关切问题,提出了多项政策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加突出了就业优先导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城镇的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 1200 万人以上,去年是用「1200 万人左右」,今年是「以上」。

为了实现就业目标,特别是保障年轻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既包括了宏观政策,《报告》中要求今年加强财政、金融等政策对就业的支持力度,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同时,专项促就业政策也加大力度,比如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就业社保补贴等。

二是加大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群体的支持。《报告》中要求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的支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帮扶。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报告》中提出要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02 破解「低人一等」的偏见

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但职业教育发展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说起来」十分重要与有关规定上「低人一等」、「看起来」人才辈出与社会需求「不甚匹配」、「推起来」政策频出与落地效应「层层递减」的矛盾。如何破解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

降低专科受限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表示,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认同度仍不够高,存在「说起来」十分重要与政策规定「低人一等」的矛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由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尚需一个较长过程,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考录仍对职教学子设置较高门槛。施文美建议,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考岗位设置的审查评估,降低专科受限门槛,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考评考录中的应用,推动落实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同时,逐步扩大中本一体化 (3+4)、中高职一体化 (3+2) 人才培养规模,积极探索开展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本一体化 (3+2+2) 人才培养试点,为有意愿、够条件的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升学发展路径。

恢复和重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将提交一份题为《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建议恢复和重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把基于认知的学历资格证书与基于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和衔接,进而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社会环境。

推进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在管理体制上边界不清、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融合等问题。陈小平建议,从国家和省域层面进行职教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职责,由教育部门统筹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的一体化建设,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人社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社会培训、技能人才评价、毕业生就业创业、世界技能大赛等管理体系;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还应统筹招生和学籍管理,推动联合招生、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学生可在两种学校「双注册」,解决长期困扰技工院校的学历认定问题和职业院校的技能认定问题。

设立「中国工匠日」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指出,目前,杭州、苏州、咸阳、青岛等地已设立工匠日。「但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亟需在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日期、规范活动开展等。郑亚莉建议,在借鉴地方实践的基础上,按法定程序,由人社部牵头推进设立「中国工匠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协同进行调研论证、工作推进,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制度支撑;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发展,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评选,制定行业性专项培养计划,完善配套制度。

03 打通「产」「学」之间的堵点

产业集群的每一次关键跨越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如何在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中寻找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平衡?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如何进一步激励民营制造业举办职业教育?就「产」「学」之间的堵点,代表、委员有这些说法。

贯通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贯通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最后一公里。」他指出,在智能化、数字化背景下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人才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本科层次人才高质量培养完全适应这种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对于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他认为应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两翼」建设作用,将职业本科层次人才高质量就业和升学深造作为「两翼」建设指标观测点,政府、行业、企业、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等群策群力,从政策、岗位、职业发展、职普融通等不同维度畅通职业本科层次人才出口,提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度。」杨永修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由此,最终贯通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特级技师杨金龙,带来了《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提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就必须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这其中,需要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以及消除技能人才社会待遇的痛点。在多年调研与实践中,杨金龙建议,大力推广委托式、订单式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服务企业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同时,创新建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建共商共治」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让产业学院建在学校、建在园区、建在企业,从而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此外,杨金龙建议引导企业在薪酬分配中体现技能价值导向,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共富链条,消除技能人才社会待遇的痛点。

破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梗阻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雷群芳过去一年,雷群芳调研了 50 多家民营企业,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激励民营制造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提案,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为民营制造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打造更优环境,鼓励更多的民营制造业能够参与我们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要教更加实用的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王林关注是航天强国建设、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他指出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工匠型人才的支撑。王林观察到,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与行业实际使用有些脱节。「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滞后的,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会发现实际与课堂存在较大差距,丧失信心。」今年全国两会中,他的建议便提到,要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要教更加实用的知识。

完善家政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高华瑞,作为江苏省第一位来自家政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最关注的是家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随着家政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雇主们对家政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则有待提高。为此,高华瑞建议,通过完善的家政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整个家政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进程,满足日益提升的客户对家政服务的需求。

04 打破职教学历「天花板」

首届职教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充分说明了提高职教办学层次,大有可为。据统计,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已高于全国本科高校平均水平,且大多数学生都做到了专业对口,展现出了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为进一步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学历「天花板」,委员、代表这样说:

建议部分高职院校试办本科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特种驾驶(叉车)工人马贵帮表示,职业本科教育既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和提高,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他建议,提高技工人才社会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让有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试办高职本科专业。

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计划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指出,目前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存在很大的困难,而目前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双一流「大学不多,且安排的招生计划数也很少,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初中学生选择就读职高或中职学校。今年两会,庹庆明代表提交了「关于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建议,即: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增加「双一流」大学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招生计划;各市州、县区教育部门加大对高职本科宣传推介力度,尤其是向优质初中生源宣讲「双一流」大学对口招收高职本科前景和出路,从出口把好生源关;招收对口高职本科的「双一流」大学安排计划时应向对口高职本科适当倾斜,同时加强对高职本科培养选拔模式研究,吸引更多初中优质学生进入职高和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并顺利考上优质高校,实现「强强结合」,为培养出大国工匠奠定深厚基础。

就业、教育、人才,始终是民生关注。在两会召开前夕,媒体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同意自己的孩子将来选择读职高或高职;在两会开幕后,委员、代表拿出履职成果,提出一个个推动职教系统发展的议案、建议、提案。这其中,有期待、有机遇,也有挑战,但职业教育将会越来越「香」,越来越「热」。

来源:现代职教联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搜索新闻
按年份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