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合作的不断加深,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深化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12月20日,由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一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圆满举行。
此次会议得到了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中国东盟RCEP总商会的指导,并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景格教育研究院协办。会议以“协同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协会相关负责人,国内外职业教育知名专家和学者、院校领导和代表,以及企业家代表等300多人,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更加宽广的平台。
景格作为始终深耕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企业,多年来与广西的众多职业院校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本次会议景格教育研究院作为重要的协办方之一,不仅与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缔结了更为紧密和长远的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关系,也为助力广西“职教出海”和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与模式。
启航未来,共绘蓝图
职业教育是国际经济多元融合的活力源泉,技能是连接全人类的共通语言。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高岩在欢迎辞中,首先对国内外远道而来的领导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表示,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举办此次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正当其时。金职院在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先后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协同合作。期待通过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大学的合作,共同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金融人才,为中国(广西)-东盟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闫炳辰致辞表示,自治区教育厅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在面向东盟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开放合作与交流中,用心用力搭建沟通对话平台、用心用情拓展海外服务效能、用心用智搭建国际版人才培养立交桥、用心用爱为来桂留学生创造全域学习家园、用心用功持续探索教随产出、校企同行、产教共赢的国际化新模式。对于进一步推进广西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发展,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加强交流合作,优化中国(广西)—东盟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二是加快改革创新,引领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三是加深山水情谊,促进桂马、桂泰职业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作用。
会上,举行的合作授牌仪式,是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以开放合作之姿,与包括景格教育研究院在内的11所国内外院校和企业,达成更加紧密的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起点。各方将继续深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为沿边沿海及与东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开放是时代要求,合作是发展之需。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需要中国坚实的教育基础,也需要东盟的参与支撑。在会议主旨演讲环节,围绕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中国和东盟的职业教育专家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双方的互利合作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国际视角。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郑坚分享的《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研究与实践》,生动展示了双方在课程共建、师资互派、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为中外职业教育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任君庆关于《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报告,则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模式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理解与启发。
对于东盟国家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正焕发着蓬勃的生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副校长钟志强和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工业教育与科技学院院长塔内斯·塔尼特西拉潘,分别从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出发,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趋势、挑战与机遇,为中国-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也为双方构建合作共赢的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是区域一体化进程多元合作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国际交流会议呈现的丰富内容和深入讨论,将为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融合育才,共创新局
中国的职教出海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各省份从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出发,探索出了不同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模式。“鲁班工坊”、“郑和学院”、“海丝学院”等成功样板项目,为国际教育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也在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
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景泉在题为《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国际合作教育品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的主旨报告中,从源起、探索、呈现等多方面讲述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为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AI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也成为热点话题。景格教育研究院院长唐东平深入探讨了AI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方面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方式,为积极探索职教出海提供了不同视角的新模式。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桥头堡,在与东盟合作共建“现代工匠学院”的基础上,正积极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化新样板。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高岩结合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的建设经验和成效,探讨了职业教育国际化“教随产出”的金职新模式,为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区域教育合作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和经验。
此外,在圆桌论坛中,中国与东盟的多位知名教育专家,就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专家们各抒己见,观点纷呈,在讨论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为深化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2024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交流会圆满落幕,对于广西而言,这是一次展示职业教育成果、推动区域教育合作的重要契机;对于中国-东盟的职业教育发展来说,更是深化合作、共创未来的新起点。会议期间,各方代表深入交流、思想碰撞,为景格以及广西职业院校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与机遇,也为“职教出海”战略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拓宽了路径。
依托此次交流会的创新成果,景格将进一步创新数字教育应用效能、夯实产教融合互动模式、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助力职业院校深化与东盟及全球其他地区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共同探索适应全球化需求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