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高职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专业建设。高职发展初期,2000年由教育部组织在全国高职高专校开展重点专业遴选;2003年开始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组进校重要的一项考察任务就是要求学校进行重点专业剖析;2006年开始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依然是抓重点专业建设;2015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则明确提出了建设骨干专业的要求;今天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的国家、省市的“双高计划”,其核心任务就是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群。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主任“说专业”,提高教师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和驾驭专业建设的能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与现实的需要。
一、专业主任“说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一)服务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不尽合理、课程体系跨界性和融合性特征不够明显、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问题,未来职业教育改革重心更多的从“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因此,学校教育和专业设置更需主动服务时代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说专业”就是对接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适应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
学校教育要高质量发展,专业和课程建设是关键。围绕职业教育建设“五个重点”,学校要组建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建设专家团队,打造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遴选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教育平台,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说专业”指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与修订,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助力器。
(三)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方向决定着课程的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修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如何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推动专业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接社会、产业,实现产教融合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推进“三教”改革,需要切实可行的抓手,专业主任“说专业”就是这样一个重要抓手。
专业主任“说专业”,能够帮助专业主任和团队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思路,把握专业建设内涵,突出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确定专业建设目标,明确专业建设任务,明晰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具体建设任务,厘清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二、专业主任“说专业”的内容与实施路径
通过专业主任“说专业”,加强专业研究力量,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与修订,梳理已有专业课程及内在逻辑, 进一步理解专业相对应的时代所学的专业人才的特征、要素,及时回应社会与产业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说专业”的过程中进一步锤炼课程目标、完善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实践、开展教学评价,凝聚团队,从而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一)“说专业”的内容
“说专业”主要“说”:一是培养目标,即专业活动的意义表达;二是课程体系,这是是社会职业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与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结构;三是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教育者和管理者。具体包括:专业课程目标、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与机制建设、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条件、数字化资源建设、特色与亮点以及后续方案的实施与反思等。
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说专业”之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机制建设:
明确思路,积极贯彻总书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坚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校企合作、行业需求为依据,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专业建设内涵,提升社会服务和示范引领能力。
强化机制,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引入行业优质资源,深化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共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我们深入调研产业,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定位:能上课、会早教、善艺术,努力培养一专多能、面向幼儿 教育的高素质、复合型幼师人才。
变革培养模式。紧紧围绕“能上课、会早教、善艺术”这三个关键词,形成了“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与园校合作开展学生的见习与实习;二是校企携手开展技能培训。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达岗、课、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强化特色“善艺术”,与行业权威单位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成立了四个艺术类师资培训基地。包括中国舞教师资格证、语言艺术表演教师资格证、儿童歌舞教师资格证、美术教师资格证。
……
(二)“说专业”的实施路径
以专业主任“说专业”为契机,通过四级研磨,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当下背景,进一步理清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通过专业主任自主梳理、专业课程室自主研究、院级交流互动、校级层面展示分享,实现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思与重建。
图 “说专业”的四级研磨流程
1.专业主任自主梳理。对应“说专业”的内容,对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梳理,斟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适切性,课时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与产业对接的发展性。
2.教研室自主研究。结合学生见习、实习开展就业指导,引发团队教师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成效的再思考,教师及时反馈,互动交流实习指导情况,结合专业课程的实施开展自查与反思,帮助团队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研究,实现了教与学的闭环。
3.院级层面交流互动。立足人培方案设计的宗旨和专业设置的初心,通过教学专业群的细致打磨,在院级层面进行先期交流,一是帮助教师进一步理顺方案内容,二是为专业主任在校级层面的分享做预演。
4.校级层面展示分享。邀请校级领导和课程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展示分享的形式“说专业”,专家们对新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目标和方向再把关,并提出中肯建议,以更好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与修订。
三、专业主任“说专业”的实施成效与反思
通过专业主任“说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了相应流程和实施成效,也为后续开展专业群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1.转变了教师的课程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教研往往因为教师专业不同,可供教研的资源有限,有时难免会有交流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专业主任“说专业”促进了教研室的自主学习,有效地加强了教师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意识,老师们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凝练课程思政目标,精心打磨课程,用心凝练思政,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探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等课题,在课程中有机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尤其是课程对岗课证融通、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提升了专业主任的课程设计与管理能力
“说专业”活动有助于专业主任进一步清晰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专业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以及教师任课情况的把握,对人培方案的制订起到了引领作用。
“说专业”活动进一步督促专业主任聚焦课堂提升质量,关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思考以课程群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发展的路径。通过课程群建设逐步形成专业群,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国赛”活动,培育一支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又有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思维,以及较强适应性与学习性的新型教师队伍,加强专业之间的衔接性,打破专业发展壁垒,根据教师的专业优势、教学特色、实践经验进行合理分工,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培育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形成了教学研究机制
立足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在实施途径、队伍建设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一定研究。在“说专业”过程中,通过自主与合作、分散与集中的四级研磨,形成了专业主任求发展、团队教师想发展、院级层面谋发展、校级层面助发展的良好氛围。
课题申报成为教师日常研究的重要载体,教师们根据专业课程教学需求,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态度形成”理论视角》《OBE理念在学前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等专题研究,以课程为抓手,推动教学和课题融合的常态化研究。
四级研磨,从个人到团队到学院整体,实现了教研和教学的闭环,加强了团队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促进了教与学方式转型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授受型较多,通过“说专业”,教师们更多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音视频结合的教学,形成了《高职幼师口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以普通话教学模块为例》等专题研究,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口语学习、声乐学习提供了更多丰富的可能。
(四)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说专业”活动,更深刻理解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对接、校企合作、职普融通的要求,理解课程群与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形成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及时反思,明确课程设置须满足以下特征:
1.时代性。体现时代所需,以学前教育为参照,专业设置精准对接需求岗位。如由学前教育3-6岁幼儿教育进一步下沉到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以更好对接国家生育政策,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所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专业群建设。
2.差异化。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如何更好形成学院自身的特色和亮点,同样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更好呈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竞争力,在声乐、美术等艺术领域形成特色。
3.个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好对接产业,实现产业协同、产教融合,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五)制订了课程评价标准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理解专业课程目标和人培方案,我们梳理了“说专业”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引导,以评促教。具体见附件表格。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教师教学的日常检查、督导、听课等工作,把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作为该教师的教学业务考核,归入教师业务档案。提出教师队伍结构目标,提出教师企业经历目标,提出培养培训基地目标,提出师资培训经费目标,优化“双师”顶层设计,改革“双师”引进机制,推进教师社会实践锻炼,拓展教师培训进修渠道。
下阶段,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梳理专业课程建设内涵,挖掘专业群建设的内在逻辑,为专业群尤其是高质量专业群建设奠定基础,使专业群建设路径更清晰,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落细。
附录: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主任“说专业”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余恩秀,(1968-),女,副教授,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
来源:《上海职业教育》杂志。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