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9201-021
  • 股票代码: 430638
返回顶部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优化策略——基于56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

本研究以56所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建设单位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中的“特色经验与做法”文本的内容分析和比较,表征各建设单位在彰显“高、强、特”上的特色经验和典型做法,剖析各建设单位发展过程中忽略的关键领域,以期为下一轮“双高计划”的遴选与建设提供参考,为其他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水平高职学校办学特色的聚类分析

(一)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

各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形成的特色做法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二是深化思政课程建设,三是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三档学校在加强党的建设维度形成的特色经验比例相当。

各校较为注重形成稳定的办学模式,多所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样板”和“标杆”。主要有以下三种办学模式:一是围绕产教融合形成办学模式,二是围绕政校行企协同形成办学模式,三是围绕特定专业特色发展形成办学模式。

体现高职教育的“中国特色”是国家赋予高水平建设单位的重要使命。各高水平高职学校总结的发展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育人特色,二是职教研究特色,三是学校管理特色。C档学校更注重特色项目的总结。

(二)高水平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四个核心任务

人才培养既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也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三是深化课程改革,四是探索1+X证书改革,五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B档学校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维度中形成的特色经验占比稍高。

技术服务平台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凸显高水平高职学校“强”的重要表征。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关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维度形成了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平台建设的特色经验,二是平台管理的先进做法。A、B档学校更注重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特色经验的总结。

专业群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载体,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对专业群建设方面的关注度不够,为数不多的特色经验主要集中在专业群建设模式上。B档学校对专业群建设的关注度最低。

人才是关键支撑,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维度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教师团队建设经验,二是“双师”队伍建设经验,三是服务教师发展经验。B档学校更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特色经验的总结。

(三)彰显高职学校发展水平的五个方面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独有特征,对高职教育办出职业性特色具有关键意义。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维度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三是探索校企合作新载体。A档学校更注重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特色发展,10所学校中有6所总结了关于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

服务发展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又是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维度上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以技术和培训服务产业发展,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三是服务社区发展,四是服务乡村振兴。A档学校更注重服务发展方面特色经验的总结。

治理水平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对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特色经验总结不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治理机制改革,二是优化质量管理体系。C档学校更注重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方面特色经验的总结。

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给高职教育带来发展方式上的深刻变革,提升信息化水平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提升信息化水平维度上形成了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智慧校园建设,二是数字化转型发展。B档学校更注重提升信息化水平方面特色经验的总结。

职业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国际化发展是展现高水平高职学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重要途径。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提升国际化水平维度上形成了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设立海外办学点,二是对外输出各类标准和资源。A档学校更注重提升国际化水平方面特色经验的总结。

二、高水平高职学校办学特色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特色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分析,可见各建设单位在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提升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及形成办学特色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仍待加强。

(一)以高水平专业群凸显“高”

当单一专业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挑战时,专业组群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从“示范性高职计划”到“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任务。不同的是,前者提出要建设特色专业群,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后者提出要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然而在各校的建设经验中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经验总结仅有11条,未能系统形成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特色与优势。当前,在高职专业群发展实践中还存在专业群组群逻辑不清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专业群发展定位缺乏特色、专业群内专业间组织松散、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待完善、专业群内师资及实训设备等资源共享不足、专业群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建议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应从三个方面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一是明晰专业群的组群逻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社会职业分工为基础,因此专业群组群逻辑也应该以职业分类为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是围绕某一行业或职业领域形成的一类专业,它们应该具有相近的内涵或职业基础。”二是科学合理组群。高职院校应精准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群的数量和规模,并随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群。三是优化校内资源配置方式。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以专业群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方式,引导优质资源向重点专业群汇聚,支撑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总之,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既是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着,又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革。专业群在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针对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

(二)以现代化治理彰显“强”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将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单列,体现了高职教育治理模式从以行政权力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高水准的治理水平,理应成为彰显高水平高职学校实力的重要表征。然而在各校的建设经验中关于如何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特色经验总结不多,多以治理机制改革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为主。各建设单位“偏重于显性的‘标志性成果’导向,而对背后的建设机制、潜在成效方面关注不够”。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有其特殊性,大部分高职院校建校时间不长,而且多由中职升格、多校合并等方式组建,普遍存在治理理念陈旧封闭、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治理制度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治理主体单一松散、企业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在治理中缺位等问题。

为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议各高水平高职学校应从三个方面深入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更新治理理念。高职院校应坚持善治理念,构建以法治为基础、德治为引领、自治为常态、共治为机制、师生全面自由为价值旨归的和谐完美的治理体系。二是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新格局,明晰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边界,内部充分搭建渠道和平台,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以及企业、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学校治理。三是完善治理机制。各高职院校应切实体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度变革,落实“校院二级管理”等关键机制,形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生态。治理能力建设理应被所有高职院校重视,并成为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三)以特色化办学体现“特”

从“双高计划”的命名及“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建设目标可见,办出“中国特色”是各建设单位的重要使命。从“示范性高职计划”以发挥示范作用为目标,到“双高计划”以建立中国特色为目标,体现了高职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差异。当前高职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成为首要任务。然而在各校的中期自评报告中对特色办学模式和特色发展的总结尚存不足。具体表现为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创新不足,发展同质化严重,在专业设置上追求热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度雷同;部分高职院校项目制情节严重,仍旧以项目制推动“双高计划”,在完成任务指标上发力,制度创新不够,忽略了整体内涵建设;部分学校对高水平院校的理解有偏差,一味追求规模扩张或层次提升,忽略了特色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关注具体工作的特色,缺乏对学校特色发展模式的理论探索和总结。

高职院校若要真正办出“中国特色”,达到“国际水平”至少应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各高职院校应准确理解“双高计划”对高职教育的变革意蕴,瞄准“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办学定位,树立特色发展理念,确立创新发展意识,敢于突破已有发展路径,勇于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二是找准定位,凝练办学品牌。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但由于办学定位同质化严重,未能形成办学品牌。各校应坚持特色兴校意识,注重办学特色凝练,在差异化的办学定位引领下,找准自身定位,将办学特色转化为办学优势,进而形成办学品牌,提升学校辨识度。三是及时形成理论成果,打造职教特色品牌。“双高计划”旨在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向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各高职院校应及时总结办学特色,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理论成果,彰显职教类型特色,进一步巩固职教类型地位。

(四)以数字化转型彰显“新”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各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以及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开展供给侧改革,培养满足数字化时代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数字化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2022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印发,数字化转型跃然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在各校的建设经验中对如何提升信息化水平的经验总结最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建设单位对信息化工作的忽略。已有的建设经验多集中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鲜见深入数字化转型层面的典型做法。

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议各高职院校从三个方面开展尝试。一是把握方向,合理规划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应科学认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把握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方向与规划,在深入分析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和学校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向与行动策略。二是对接需求,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将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化素养作为重要任务,在供给侧开展数字化育人改革,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将数字化内容纳入课程资源,以数字化形式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校“数字教育”水平。三是应用驱动,推动学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升级。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应从关注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应用成效上来,坚持应用为王,建设数字资源与智慧校园平台,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需求,全面提升师生数字化能力,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数字化重塑高职教育办学新生态。(节选自《机械职业教育》2024年第6期)

来源:高职观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搜索新闻
按年份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