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9201-021
  • 股票代码: 430638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实践维度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领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教育变革叠加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应汇聚科学和教育的力量,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促进国家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融汇,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新样态

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其成果表现为人类认识世界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为了生存和改善生存环境而从事各类活动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科学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美国技术史家爱德温·T.莱顿(Edwin T.Layton)认为,技术是一个“自主的、平等的组织”,它与科学的关系是“共生的、平等的、互动性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是彼此独立的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科学知识为技术知识的发展提供理论储备,技术的革新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纯粹的“技术知识”和纯粹的“科学知识”都很难完成各自的使命,并且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还经常领先于甚至孕育科学发现。

一般而言,普通院校知识生产的重点是科学知识,职业院校知识生产的重点是技术知识。职业教育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就是技术知识。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受“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思想的影响,技术知识的独立性受到质疑,职业教育面临尴尬境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哲学家对科学和技术的划分,技术知识相对于科学知识的独立体系得到承认,但职业教育领域又出现一种现象,即为了达到服务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过分注重怎样培养和增进学生改造自然的能力,专注于创造与开发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存在技能片面化、单一化、工具化的倾向,教育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养成,静态的知识讲授与动态的技能习得之间缺少联结,导致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弱、探索创新精神不足、理论系统知识储备欠缺。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的蓬勃发展、数字化经济的加速变革,各职业群之间的工作领域存在大量交叉重叠的情况,工作种类、数量、任务与过程也发生深刻变化,各工作岗位对各类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跨知识、跨岗位、跨能力、跨职业等复合能力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职能,不应仅停留在技术知识的传授,还应实现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融汇共生,打造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厚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的技术技能,以满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融汇:塑造职业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向的关键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的深度融合汇聚,持续探索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的新模式、新产品,建立打破学校空间限制、免费开放的教育资源与专门的教育供给并存、个性化与多元化共育、共创共建共享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第一,以科学技术赋能教育者。首先,将虚拟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人脸识别等智能辅助教学技术逐步融入教学系统,承担考勤、纪律管理、信息收集等重复、低效、标准化的教学工作,可将教师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依托智能终端、大数据监管平台、互联网教室等智能技术,将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推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开放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通过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管理效率,培养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素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

第二,以科学技术赋能受教育者。首先,使用虚拟现实、模拟仿真、交互式书籍、图像语音识别等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迁移知识,使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其次,将最新科学技术引入校园,让学生主动、合理地接触并应用,促进学生对新兴技术的认知、积累,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最后,在学校为学生提供科学、规范接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机会,教会他们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数字技术,反思、察觉技术的不良影响,最终将绿色的科学技术向社会推广、普及。

第三,以科学技术赋能教育影响。首先,以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为核心,不断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新岗位、新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同时,寻求新兴科学技术的助力,提升教育资源尤其是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其次,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先进科技为路径,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教材表现力、课堂吸引力、学习持续力,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深度思考,强化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最后,以信息技术产业软硬件设备的突破发展为导向,以职业院校数字化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为基础,促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未来为广大师生提供沉浸式数字化教育新环境。

三、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汇:开启职业教育特色化新常态

根据研究内容分类,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聚焦于“1”到“N”的应用研究,助力实现“1到100”的科技成果转化、“100到100万”的应用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与教学过程深度融汇,要将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相适应,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适配。同时,要引导教师深度参与研究,站在行业、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持续积累实践经验,更新知识体系,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释放科研热情和科研活力,全面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此外,还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帮助他们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规范科研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了解国家发展方向、激发爱国热情、肩负国家历史责任,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根据研究领域划分,教学研究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学研究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路径的深入、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在对教材、教法与课程的系统性、创造性分析基础上。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深度融汇是高质量育人的保障。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不仅要深入参与教学研究项目,掌握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还要思考如何实现研究成果与日常教学的融合,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22期)

来源:高职观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搜索新闻
按年份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