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9201-021
  • 股票代码: 430638
返回顶部
科教融汇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增强科研实力,构建适应职业教育的科研体系

首先,坚守人才培养中心工作。职业院校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三个方面。从功能属性而言,科研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适应职业教育的科研体系,必须能够助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科研元素。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向产业需求来系统研究技术知识的开发与传授,通过科研工作让职业院校师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态势。为更好地助力人才培养工作,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要从高度、深度、厚度三个维度入手。一要提升工作高度。职业教育要提高科研工作的站位,不断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抓住新时期的技术创新机遇,增强解决技术难题的本领,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水平。二要拓宽工作深度。当前国家正在推进市域产教综合体建设,职业教育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在科研领域的改革,加强职业院校科研工作与外界的互动,拓宽科研工作的深度。三要夯实工作厚度。职业院校教师要通过增强自身的技术技能积累,更好地掌握前沿知识与先进工艺,克服当前职业教育科研跟随性、阐发式、浅表化等短板,不断增强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

其次,提升技术技能服务水平。为探索构建与职业教育科研定位契合的应用型研究模式,要做好“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点,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进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要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在科研上形成自身独特优势。当前职业教育的“职称科研”现象十分突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主要为了解决个人职称晋升。鉴于当前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在成果转化等应用方面的短板,职业院校要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研究、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对此,为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科研体系,要深入学习上级法律法规,立足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在技术升级、工艺研发等方面发力,找准科研工作方向,更好地衔接人才培养工作。

再次,凸显“区域+校本”特色优势。职业教育办学与地方联系紧密,其重要职能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科研工作要以“地方离不开,离不开地方”为基本遵循,紧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由于各地产业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模式、专精特新企业特色等需求不同,加之各职业院校办学基础、办学特色存在差异,各地职业教育、各职业院校科研工作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加强与地方行业产业企业的联系,协同做好技术攻关、工艺改进等工作,强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有为才有位”,要主动融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打造具有区域校本特色的科研体系,助力人才培养形成核心竞争力。为此,职业教育要在对区域产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科研工作瞄准区域产业发展短板,彰显“区域+校本”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研综合实力。

二、强化立地式研发,提升科研项目教学化改造的水平

首先,以立地式研发重塑师资结构。与本科相比,职业院校科研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专门的科研队伍,教学团队科研能力亟须培养。科研不应成为教师的额外负担,应更好地赋能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职业院校教师要通过科技研发来确保自身的“双师型”成长,不断完善双师结构。“双师型”能力结构是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基本要求,《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2〕2号)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与行业人才需求。为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职业院校应以大师工作室、技能工作室、技术创新平台等载体,准确地把脉行业发展态势,对行业需求与岗位能力需求有清晰的了解,促使自身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保持不断成长的“双师型”教师,确保师资结构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其次,以立地式研发重构课程体系。立地式科研能丰富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库,不断提升办学对市场与产业的灵敏度。在师生参与实际研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真实案例与真实项目,这些全真的案例与项目能够增强教学内容与职场内容的黏合度,通过真实的科研应用来驱动教学内容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对产业发展的灵敏度。此外,职业院校还应积极吸引各类技术研发机构参与课程编写,将科技研发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融入教学中,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促进职业院校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岗位用人需求的有效衔接。通过立地式研发,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生成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再次,以立地式研发重建培养目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其认知经历存在密切关系,立地式研发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而较为忽视技术融合能力的培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职场的生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岗位能力的变化要求员工在技术迭代升级的过程中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并运用已有技能来解决新视域下的问题,该能力可称之为“技能融合能力”。职业院校要深刻把握科教工作的向度,要通过科教融汇来培养学生的技能融合能力。对此,职业院校要积极选派教师前往科研机构、高精尖企业开展访问工程师等多种形式的挂职锻炼,接触产业行业领域内最新的技术,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而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会遇到技术难题,需通过师生的科技研发进行技术攻关,构建全真的教学“实战”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融合能力。

三、打造科教融汇共同体,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首先,树立协同育人理念。科教融汇涉及科技、教育、产业等多个主体,具有复杂、开放等特征,因而需要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协同理念与科教融汇具有较强的内在契合度,能为科教融汇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当前职业教育科研与教学以“单打独斗式”为主,不仅与产业界等外部缺乏联系,还存在职业院校之间缺乏沟通、同一所职业院校内部资源亟待整合等问题。为此,职业教育要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将现有分散的科研教学资源进行积聚,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充分发挥科教融汇共同体的育人功效。具体而言,要加强宏观引导,建立健全科教多元协作的法规政策体系,为科教融汇提供政策指导;要注重多方合作,要汇聚产教科等多方力量,通过跨专业、跨院校、跨行业等跨界形式,组建研究方向明确、运行体制灵活的科研创新组织,加大科研组织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要明晰权责分工,优化多元协作的科教权责配置,明确科技、教育的权责利。

其次,坚持产业需求导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效如何,重要的维度就是能否契合产业发展需求。要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联系,以产学研一体化来推进科教融汇共同体的建设成效。要以产业作为载体,不断助推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汇;要借助科技与教育的力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内在连接点是产业需求,只有真正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方能促进科教的真正融汇。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要立足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宽产教资源的新路径,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职教对接、共建共享,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结合。为此,职业院校要对区域产业发展进行充分调研,基于“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构建科教融汇共同体,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贡献职业教育智慧。产业提出发展需求,科技与教育需提供解决方法,科教面向产业并直接服务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在科研过程中的产业需求导向,面向市场需求优化职业院校的科研组织模式,提升院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促使成果从实训室走向市场,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教支持。

再次,挖掘产科育人资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要以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来发展职业教育,充分挖掘产业与科技资源。产业界与科技界蕴含着大量的育人元素,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育人元素,提升自身育人成效。职业院校要合理定位,将自身定位于“中试车间”,作为企业与科研院校沟通的桥梁,充分整合产科资源来更好地育人。一方面,对接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完善“以教促产、以产助学、产学互动、学研结合”的工作体系,实现“企业项目走进课程,工匠达人走上讲台,学校师生深入企业锻炼,师生作品走入市场”的深度融合局面,切实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对接科研院所,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职业院校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在人才、项目、资源上的共享,将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反馈给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各类研发项目,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

四、做实科研育人,助推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首先,确立科研素养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应将科技素养的习得置于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更为突出的位置,以高科研素养为标尺,培养高技能人才。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国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是新时代需求尤为迫切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职业教育能否持续输送符合要求的人才,也就成为职教改革的首要课题。只有将传统模式下的“技能教育”系统升级为重探索、讲创造、更为开放灵活的“科技教育”,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够落到实处。围绕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职业院校应确保所培养人才能上手,较好解决企业发展痛点。对此,职业院校应将学生科研素养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方面,职业院校应促使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以技术服务于产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改造技术技能的意识,满足产业日益发展的需求。产业升级转型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除了创新意识外,还强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即人才培养要注重“延展性”,这正是与产教融合的理想前景最为契合的人才类型。

其次,完善科研素养的培养机制。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科技素养能力时,要对现有培养模式进行更新。在课程维度上,要挖掘各类课程中的科研素养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科研素养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充分挖掘各行各业的工匠精神,同时将专业教育教学与科技素养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开阔职业院校师生的科技视野,积极引导广大职教学子投身到各行各业,帮助学生养成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赋能国家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在文化育人上,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各职业院校结合科创主题,通过论坛、沙龙、讲座、大赛等形式,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营造好“技术赋能、科技强国”的育人氛围,鼓励广大职教学子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对科研素养的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技能掌握者”到“技能钻研者”,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科研素养。

再次,搭建科研素养的培养平台。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师生难以获取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对此,职业院校要强化平台建设思维,积极为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搭建平台,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的产业发展,推动高端科研平台的提质增效。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进与专业相关的科研社团平台建设,鼓励师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搭建好各类专业平台,结合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能级。科研社团的最佳状态是与专业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以建成高水平的专业群作为目标,开展与专业联系紧密的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平台的育人功效。职业院校要将科研活动定位于将技术技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上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催化科技成果转化。要通过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实现以“人才+科技”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五、完善科技赋能,重构教学场景来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首先,技术赋能学生个性化成长。传统教学模式以专业、班级等为基本教学组织单位,通过批量生产方式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该模式有助于教育教学管理,但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差异。当前,职业教育生源呈现出普高考生、中职考生、社会生源等多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五年一贯制、社会技能生等多种形式。新时期,技术革命重塑了各行各业的生态,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辅助个体进行深度学习,在功能上体现了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相关特征,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对学生的个性与特征进行综合研判。职业院校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个体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对其学习习惯等进行科学分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在了解学生个体知识储备、能力结构等个体特征的基础上,对同一教学环境中的个体实施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落到实处。

其次,完善智能应用的教学场景。新时期,智能应用场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方面应用不够充分。实训教学关系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数字技术在职业院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广度与深度都在不断提高。近年来,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借助相关软件技术,能搭建职业教育的智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实训教学中传统的物理空间,通过技术赋能搭建真实的实训教学环境,推动虚拟现实空间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在智慧应用场景的支撑下,职业院校可通过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拓展实训教学场景,不断完善体感交互功能,并将智能应用场景引入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增强实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有效性,以适应新技术与产业变革的需求。

再次,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质。为培养合格的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人才,职业院校教师需在日新月异的场景中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部分教师还只是将科技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能力有待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增多,这也给教师自身能力发展带来挑战。对此,职业院校要将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一要提升教师教育数字化的思想认识。新的历史时期,数字化不能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存在,而应能够引领工作思维,重塑工作方式。职业院校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数字化思维方式,运用数据来推动教学育人工作。二要系统梳理教师的数字化能力结构。具体而言,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包括数字的教学设计、数字的教学实施、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开发、数字化的教学评价、数字化的生产技术能力以及预测未来职业变化能力。三要完善相应的教师能力结构模块。职业院校要根据能力结构,制定相应的数字化提升计划,加强教师培训安排,开展项目式培训和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师的各项数字化能力,并为其数字化能力培养提供相应支持。(节选自《教育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

来源:高职观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搜索新闻
按年份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