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400-9201-021
  • 股票代码: 430638
返回顶部
职业教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提升——来自中国274个城市的证据

利用2010-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职业教育的视角研究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模型,以期为理解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如下:

一、研究结论

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推动。以职业教育发展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的当代使命。本研究采用中国274个城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了职业教育发展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该结论在替换变量、剔除异常样本和近似外生工具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二是职业教育通过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间接推动城市新质生产力提升,其中技术成果市场化的“驱动器”效应更为明显。三是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呈现多维异质性。中西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能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然而东部区域,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虽然职业教育发展的3个维度(教育经费、教育规模、教育成果)均能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然而这3个维度的影响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力最大。此外,职业教育发展对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城市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为此,应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政策建议

1.紧扣社会需求,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证实,职业教育可以作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为此,一要加强产教融合。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对接。二要优化专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增设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三要提升师资水平。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力度,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提高校内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校外专家的教学水平。四要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训基地和工学结合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畅通转化渠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机制作用

应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鼓励师生参与技术创新和研发,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举办职业竞赛、技能展示等活动,提高技术成果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有效推动技术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加快产业数字化方面的机制作用,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训平台,提高学生数字技术基础研发和应用能力。同时借助职业教育资源,引导企业员工提升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全面系统推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

3.遵循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对东部地区和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城市,要合理引导职业教育发展,避免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打造我国职业教育高地。对中西部地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要给予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借鉴东部地区的优秀经验,积极增强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充分释放职业教育“红利”。(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16期)

来源:高职观察。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搜索新闻
按年份查询